
教师谈网络教育,教师谈网络教育心得体会

老师们是如何看待每年的继续网络教育培训的?
一方面教育部门完成了所谓的继续教育任务,另一方面网络公司大把的赚钱,表面上看是双赢,但教师都有体会,是一个浪费教师时间浪费国家金钱的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活动,打着继续教育的高大上旗号,实质的效果每个教师都知道,皇帝的新装!
这完全是对老师的虐待。这种学习对老师没有任何作用。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负担。是教科所教科室这条系统,为了刷存在感,利用手中的权力,给老师套上了一道枷锁。你说他不重要他就影响你搞职称。全国没有一个老师真正的去学习。说句良心话,他们规定的这些学习实在是没有用。这就是教育管理上的一坨屎,硬逼着老师吃!
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?
1、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提升。 首先,教师要加强自身发展意识,以自己的心智为基础去感知他人。“互联网+教育”催生了一大批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自由共享,例如慕课、微课或金课等。但是这些网络教育无法代替一线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情感教育作用
2、教师角色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,教师角色和教学理念都在加速转变。在传统的教学中,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教学活动,而在互联网下的教师的作用将发生很大变化。
3、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。
教师行业会不会被线上教育取代?教师大面积下岗?
谢谢你的提问,作为教师的我可以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线上教学永远只是配角,学生线上学习只是辅料加餐,学生的正常教学永远是在学校,教师永远不会被取代,主要原因是:
一是线上教学不能关照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差异性:不同区域由于发展不平衡,教师、学生、家长会有不同的素质,自然会有效果的不同。
二是网上教学家庭监控也有问题,有不自觉的留守儿童存在,难以保证学习效果,教学评价反馈也有可能不是真实反馈,因为可以百度呀!
三是线上教学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,一一对应面对面交流不现实。
四是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、心理健康等方面不能照顾到,对学生的学习困惑不能及时排解。
五是线上教学会让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下降,关注社会、关注大自然时间变少,缺少人与人之间交流会导致学生性格孤僻,适应社会能力弱。
教师能够对以上的弊端逐一解决,而且学习需要氛围营造,师生面对面更便捷,学习更高效!
多彩的校园生活是成就学生梦想的天堂,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学生才能健康成长,线上学习永远也只能是一种教学***手段!
教师行业不会被线上教育取代。学生上网课需要监管。这次疫情线上教学很完美地体现了这点。无论国外还是国内,被“逼疯”的家长比比皆是。网络上有家长甚至吐槽道——现在孩子终于知道家长有多笨了,一会儿过来问我英语,一会儿过来问我历史,一会儿过来问我物理……我哪懂这么多?更多的人感慨线上教学作业是鸡飞狗跳啊!还有网络上还曝光学生之间分享了分频技术,就是一边打游戏一边上网课,完美地躲开教师线上监控,甚至闹出学生利用网课时间偷打游戏把父母的救命钱花光的新闻。基于人都是有惰性的,所以脱离了监督的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,更何况学生,特别是小学生心智不成熟,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监督。疫情期间的事实证明现场监督才是最完美的监督。
答案是否定的。教师行业永远会不会被线上教育所取代,教师更不会大面积下岗。原因有三。
第一,线上教育永远代替不了学校教育。学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,教师,学生和教材都是教育资源,三者缺一不可。从教育的内容看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教育都对人格的完善、潜能的开发、智力的发展、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缺一不可的作用。从教育的外部看,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是培养人、发展人的整体系统,缺失任何一方,人的创新素质将无从生成。
而现实中的线上教育实质上是应试教育,线上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考试组织实施,“考什么就教什么,怎么考就怎么教,怎么有利于升学就怎么管理”,使原本提升人、发展人、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变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。知识的教育是重要的,但单纯的线上教育把人的德行、情感排除在外,导致了教育的畸形与扭曲,成了一种“唯智”的教育、“割裂”的教育,违背了教育的发展规律。
第二,人是群居动物,需要社交。人是有感情、有思维活动的类聚“动物”,有了人才有了人类社会。人是社会性的,个体的人生活在群体的人中,群体是个体生活的[_a***_]。交流思想、经验、技艺,学习传承,才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。人缺少交往交流,就很难生存与发展,很难化解孤独和愉悦身心。如果孩子的交往得不到解决,那么他的不合群、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的成功。
而现实的线上教学就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。
第三,小班化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师。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发出通知,要求于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大班额,各级***执行的是要在2020年底彻底消除56人以上大大班额。这样,大部分学校需要扩班,各地都需要扩建新的学校,再者,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,因此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教师需求量会很高,当然也不会出现教师大面积下岗的情况。
以上是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与看法,如果您能认同,请您给予点赞和关注。十分感谢!
作为一名一线教师,我想用自己这次疫情间的亲身经历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,希望能帮助到你。
我是个连续送了几年毕业班的老教师,今年由于疫情,学生没有到校上课,但是我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,提前准备好了线上教学的各种材料。为了顺利授课,更是早早把各种直播手段,视频会议程序等演示得滚瓜烂熟,只等正式线上教学的开始。
2月17号正式开学,我们也是从这一天起正式按照今年的教学计划开始授课。因为毕竟不是在课堂上,不能及时观察到孩子们的课堂表现,所以授课时尽量做到面面俱到,不像平时那样精讲多练。(精讲多练可以当面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纠正,网课却做不到这点)。为了及时巩固网课效果,每节授完课后,课下都会布置让学生整理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和知识点。这样一节课结束,加上课下整理巩固的时间,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比在学校要累一些。而且,这样的作业对于比较自觉的学生来说有用,对于没有自制力的学生来说,几乎没有任何价值。
等到5月8号正式开学后,我们按照以往学年的进度和今年制定的教学***,正好结束了毕业班的第一轮复习。开学后学生适用了环境后,我们组织了一次测验,目的就是检验学生在家的网课学习情况。结果出来后和往年对比一下,和我们的预料相差无几:学生之间的差距明显加大,整体上与以往几年的差距也明显加大。为此我得出以下结论:
一、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,处于发展阶段的孩子,无论多么自觉懂事,也离不开有效的监督。所以,再怎么优秀的网课,离开老师的监督,效果都要打折扣。
二、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很重要,这种互动是需要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来随时调整的。例如当大多数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时,老师可以讲个笑话或者幽默故事来适时调节课堂气氛。而这,是网课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。
三、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开放,集体的环境,因为他将来面对的是整个社会,而不是在家自己工作和生活,在班集体的环境中成长是任何一种其它环境都无法替代的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从小在家自己学习,不和别人交往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个什么性格,将来能不能适应社会。
所以,经过今年的网课实践,我认为线上教育是不能完全代替学校教育的,它只能是个有效的补充。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集体环境,孩子的有效学习离不开老师监督。
我是@风满袖2018 ,我认为线上教育虽然有一定的优势,线上教育可以作为教师课堂的补充,但却永远不能取代教师行业,造成教师大面积下岗。理由如下:
一、线上教育让学生缺少自觉性。
漫长的疫情时期,让所有学生都经历了网课,经历了线上教育的是是非非,线上教育,学生打个卡继续睡觉,个别学生交作业靠抄,听课时间看其他内容,干其他事情,或者吃东西或者溜达,难以专注,缺少校园内教室里学习的约束力,若无家长监督,自觉性更差,学习效果也大大打了折扣。
经历了疫情,很多家长认清了一些事实,多懂得了一些道理。感叹线上教育绝对不能和校园教育和老师上课相提并论。而感受最深的,莫过于孩子线上教育的缺乏自觉性问题,很多家长盼开学其实盼的是从辅导孩子上网课的无奈或崩溃中解脱。有家长甚至直言:再不开学我们就疯了。家长们说,这样的网课会让学生散漫无纪律,不自觉没敬畏之心,学生的问题会越积越多,对缺少自觉性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。
二、线上教育不能和学生深刻交流,促进性不好。
线上教育能解决学生的一部分共性问题,但是对于学生的个性问题,系统也不能给出合理及时的解释。久而久之,影响到学生对线上教育的信任度,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,线上教育也不能像老师在身边一样及时发现学生问题,根据学生表情神态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。从这个角度讲,学生在教室上课是有温度的,在线上上课学生好像成了批量产品,没有了温度和活力,自然不会让学生产生长久的热爱。
三、线上教育不能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,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。
线上教育不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等情绪,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快乐颓丧等神态,更难根据学生的眼神动作表情以揣摩学生的心理。所以,线上教育和学生之间是有隔阂的,学生和线上的老师专家如同隔了一道墙,难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氛围和体会学习的快乐。
四、线上教育不能保证学生的视力健康。
有人统计:一场疫情过后,中小学生近视人数增加了近百分之三十,长期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,对成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视力来说是极大的伤害。一部分中小学生一发现近视,就是真的近视无法逆转,小学生一开始戴眼镜就达到了三四百度,这是线上教育对中小学生最明显的伤害。
中小学生网络云平台哪个老师好看?
小学数学:
李壮老师,数学思维高级教师;哈尔9滨商业大学毕业;小学数学提分名师;每学期培养多名数学竞赛获奖学员
李冰闯老师,全国名师;国家奥数集训队核心成员,国家一等奖;大学高数讲师,师资培训专家,一线明星教师,资深教研带头人。累计10000+学员,众多考入人大附、北清附等重点中学,100%好评率。
小学英语:
茅豆老师、超能英语课堂创始人,获国“十一五”课题优质公开课,英语一线教学15年,原清华附&北大附英语实验班教师,中国人民大学硕士,陕西卫视超级老师,剑桥ESOL国际教师证。
小学语文
刘毅老师,中国教育电视台专访教师,语文5S学习法推广人,11年语文资深名师,提分经验丰富,“春蕾杯”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,《出彩读书郎》《中国院士》、《中国货币文化》节目策划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881335.com/post/48337.html发布于 昨天